近日,筆者在位于四川省瀘州高新區的四川長城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數字化制造生產車間內,看到這樣的景象:機器人完成CPU風扇和內存安裝后,工人按流程將電源、主板套件安裝到機箱里,在人機高效協同配合下,從零件組裝到成品下線,僅僅用了不到5分鐘的時間。也就是在這樣的生產線上,該公司生產出一臺臺“瀘州造”純國產長城電腦。
筆者了解到,近年來,瀘州高新區打出“組合拳”,加快打造川南地區科技創新示范高地和成渝科技創新中心成果轉移轉化承載地示范區。
大力支持企業科技創新
瀘州高新區成立于1993年,經國務院批準,2015年2月升級為國家高新區。作為一家地處西部內陸省份的國家高新區,近年來,瀘州高新區積極探索支持企業做大做強的有效路徑,從政策保障到主體培育、從技術支撐到科技研發、從科技引領到轉型升級,不斷尋找新方法、不斷開辟新路子。
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瀘州高新區著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工程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梯次培育創新型科技企業集群,努力打造企業品牌。截至目前,瀘州高新區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4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0余家,孵化中小微企業近1000家。
瞪羚,活潑可愛、善于跳躍、勇于奔跑。在創新活力日益加強的瀘州高新區,瀘州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就像瞪羚一樣,個頭不大,但是跑得快、跳得高。2021年5月,該公司獲批四川省瞪羚企業,近3年公司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94.55%,凈利潤復合增長率211.15%,年均科研投入占營業收入的5.14%。“瀘州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能快速發展,離不開瀘州高新區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對企業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持。這讓我們能放下包袱、沉下心來,不斷練就‘跳得高’‘跑得快’的內功。”該公司董事長劉偉平這樣說道。
在加速培育市場主體方面,瀘州高新區還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校企合作,建設高水平創新平臺,全力支持籌建先進制造研究院,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內生動力。瀘州高新區已建成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各級科研平臺60余個。
加速布局新經濟、新業態
按照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布局和四川省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戰略要求,瀘州高新區重點培育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主導產業,通過中國電子(瀘州)產業園、豪能股份瀘州生產基地、醫藥產業園的鏈式發展,著力打造成渝雙城經濟圈南翼特色產業園區。
作為行業領先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瀘州長江機械有限公司已形成了裝備先進、優質高效的生產服務系統,走上了創新驅動、智能轉型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已創建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建有省級技術中心和市級工程技術中心,并與中國航天建有聯合大師工作室。今年,瀘州長江機械有限公司將持續提升設計制造能力和產品質量水平,全力打造國內最大的汽車同步器系統生產基地,預計至2025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2030年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
“我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連續5年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評為先進工作單位,先后獲得‘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國家創新特色園區’‘國家第二批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等13張國家級名片。”瀘州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科技創新氛圍持續優化,新經濟、新業態加速布局,今年,瀘州高新區將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持續優化科技服務業態,深入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新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建設和支持一批科技創新孵化載體,引進和培養一批科技服務人才隊伍,奮力打造川南地區科技創新示范高地和成渝科技創新中心成果轉移轉化承載地示范區,著力提升創新主體活力和科技創新實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高層次人才集聚區、高品質生活體驗區。
(王小紅李若嫣陳科)